主要内容
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发现,从人工智能大师精英到多数企业在人工智能投资中难以创造价值的差距正在扩大。BCG 的一项研究表明,仅有 5%的公司能成功从大规模的人工智能中实现底线价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60%的公司未能实现任何实质性价值,尽管在该技术上进行了大量投资,但仅报告了微小的收益。
BCG 董事总经理、高级合伙人兼全球人工智能工作负责人尼古拉斯·德贝勒丰德(Nicolas de Bellefonds)表示:“人工智能重塑商业格局的速度比以往的技术浪潮快得多。那些从人工智能中获取真正价值的公司不仅仅是实现自动化,它们还在重塑和重塑业务运作方式,并不断拉开差距。”
表现卓越的组织,BCG 称之为“未来构建”,不仅取得了成功,还制造了一个令人敬畏且不断扩大的人工智能价值差距。它们已经产生了比落后多数企业高出 1.7 倍的收入增长和 1.6 倍的息税前利润率。这个精英群体已经超越了孤立的实验,从根本上重塑了他们的运营,通过增加收入和可衡量的工作流程改进来推动股东回报。
其余 35%的公司正在努力扩大规模,但承认他们的步伐不够快。“未来构建”公司已经获得了早期回报,现在正在将其收益再投资,以进一步拉开差距。它们计划在 2025 年将 IT 支出增加 26%,并将 64%的 IT 预算用于人工智能。这导致其整体人工智能投资比竞争对手高出 120%。因此,“未来构建”公司预计其人工智能应用将带来两倍的收入增长和 1.4 倍的成本降低。
对于缺乏基础能力且几乎没有创造价值的落后者,这造成了 BCG 所称的“失去优势的恶性循环”。这种差距的一个关键原因是领导力的失败。在落后的公司中,高层管理往往将人工智能战略委托给中低层管理,未能明确阐述投资的价值愿景,并将资源过于分散在不相关的举措中。
成功的秘诀在于领先的 5%所遵循的经证实的策略。这些公司将人工智能视为董事会和首席执行官赞助的多年计划,具有雄心勃勃、明确界定的目标。与落后公司中仅 8%的 C 级领导者相比,“未来构建”组织中的近所有 C 级领导者都深度参与人工智能。他们促进了业务和 IT 部门之间的共享所有权模式,这种做法的采用率比同行高出 1.5 倍。
这些领导者不仅仅是自动化现有流程。他们专注于重塑和发明大部分价值所在的核心业务工作流程。报告发现,人工智能 70%的潜在价值集中在研发、销售、营销和制造等核心功能中。“未来构建”公司优先考虑这种重塑,其 62%的人工智能举措已经部署,而落后者仅为 12%。
代理人工智能的出现和投资加速了价值差距的扩大——它将预测和生成能力相结合,允许其在几乎不需要人工输入的情况下“推理、学习和自主行动”。这些人工智能代理可以被视为数字工人,能够处理从供应链管理到客户服务的复杂工作流程。虽然在 2024 年几乎未被讨论,但代理人工智能在 2025 年已经占总人工智能价值的 17%,并预计到 2028 年将几乎翻一番至 29%。顶级公司正在迅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