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为保护其半导体技术免受中国影响采取了越来越激烈的措施,从出口禁令到全球限制,但国会的最新提案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领域。立法者如今正在推动在美国出口的每一个人工智能芯片中嵌入强制性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式追踪,本质上是将先进的半导体变成向华盛顿报告其位置的设备。
2025 年 5 月 15 日,八名两党众议院代表提出了《芯片安全法案》,要求英伟达等公司在出口前在其处理器中嵌入位置验证机制。这或许是美国与中国技术竞争中最具侵入性的方法,远远超越了限制芯片流向,而是积极监控其最终去向。
在拟议的《芯片安全法案》下,所有“涵盖集成电路产品”(包括出口管制分类编号 3A090、3A001.z、4A090 和 4A003.z 下分类的产品)都必须进行人工智能芯片监控。英伟达等公司在出口、再出口或向外国转移时必须在其人工智能芯片中嵌入位置验证机制。提出该法案的密歇根州共和党人比尔·休伊曾加表示:“我们必须采取保障措施,以帮助确保出口管制不被规避,使这些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不会落入邪恶行为者手中。”他的共同牵头人、伊利诺伊州民主党人、曾在科学职业生涯中设计芯片的比尔·福斯特补充道:“我知道我们有技术工具来防止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落入错误之手。”
该立法远远超出了简单的位置追踪。公司将面临持续的监控义务,需要报告任何关于芯片转移的可靠信息,包括位置变化、未经授权的用户或篡改企图。这创建了一个无限期延伸至销售点之后的持续监控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制造商与其产品之间的关系。
这种人工智能芯片监控举措最引人注目的或许是其两党性质。该法案在两党之间获得了广泛支持,由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和资深成员拉贾·克里希纳穆尔蒂共同牵头。其他共同提案人包括众议员泰德·刘、里克·克劳福德、乔希·戈特海默和达林·拉胡德。穆勒纳表示:“中国共产党利用了我们出口管制执法系统中的弱点——利用空壳公司和走私网络转移敏感的美国技术。”两党对人工智能芯片监控的共识反映了中国挑战在多大程度上渗透了美国的政治思维,超越了传统的党派分歧。参议院已经通过参议员汤姆·科顿提出了类似的立法,表明半导体监控在国会获得了广泛支持。两院之间的协调表明,无论哪个政党控制国会,某种形式的人工智能芯片监控都可能成为法律。
实施人工智能芯片监控的技术要求引发了关于可行性、安全性和性能的重大问题。该法案要求芯片在颁布后 180 天内实施“使用可行且适当的技术进行位置验证”,但在不影响芯片性能或引入新漏洞的情况下,并未详细说明这些机制将如何运作。对于英伟达等行业领导者来说,实施强制性监控技术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每个芯片都需要进行定制化的监控机制,这可能会增加成本并影响产品的上市时间。此外,如何确保监控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总之,人工智能芯片监控是美国在技术竞争中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也面临着诸多技术和实施方面的挑战。两党之间的支持表明,这一议题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性,但具体的实施细节仍需进一步探讨和解决。